社群龍頭臉書新規範,將大幅提高企業的社群行銷費用成本
近四年的企業主對自家廣告內容持續著「我的好」的述說主題,並且多數企業以誘餌、廣告農場、聳動標題、非該受眾討喜的內容行銷。在這次的Facebook更新規範中,大幅降低了這類型的廣告內容的能見度。假設以自行長期操作下CPC出價為NT$3~4元為例,以這版規範降級後要達到近似效益,將要提高到5~8元之間,長期提高了60%~85.7%經營成本。這該怎麼扭轉成適合的社群行銷模式呢?
臉書新規範更能體現行銷活動的效益
以2021年有哪些廣告案例不受臉書新規範影響?甚至越來越好!目前受眾多廣告商所知的經濟美學企劃兩個案例,路易莎的黑卡多部曲以及全聯的PX PAY行銷手法。首先對路易莎的黑卡策略上,實體活動與網路行銷的成功結合方式,再實體上對20%的忠誠客群打出了高共鳴度的黑卡制度,簡單來說,就是對消費者有「差別待遇」,面對 VIP 會員時,讓 VIP 會員強烈的感受到「只有我有」的特別待遇。甚至主動分享給其他好朋友、介紹企業商品給予其他的潛在可能成為會員的對象。相對的再活動網路行銷上的內容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相同的今年全聯的行銷模式上也搭上了PX PAY得推廣;但也不乏以往的逗趣活潑了內容,在TVCF、網路媒體、行動廣告……等,都下足了本錢。對所在的TA較廣的全聯這些多元的廣告投資也是理所當的。
臉書新規範雖然降級許多非優質內容,相對的以受眾心理出發的兩個案例,依然無法撼動。
中小企業的經營社群行銷的美學
在知曉幾個成功案例後,回看前幾年的TVCF走期搭配店頭行銷的大手筆行銷投資,轉變至今為合宜末端消費者為核心的社群行銷經營模式。以受眾習性傳遞喜愛內容,針對真正的需求性進行數位優化及升級已是現今主流。
在成功的案例上,還存在著一個行銷的經濟美學,在廣告預算的投資上,採針對20%的忠誠客群,創造出80%的獲利,驚人的只用了開發新客群預算的25%。於是在中小企業能做到這點的最佳選擇上,社群行銷是非常適合的投資,不需要大企業那般大刀闊斧的預算,也能正常的積累自然流量與對應的觸及率,順著經營的優質內容。讓受眾能更多的看到為他準備的訊息,讓後續轉換的營銷數字也能穩定上揚。
資料來源: https://transparency.fb.com
(本文由捷盛數位行銷整理與撰寫,若要引用或使用,請註明來源與出處)